Xu Shan Charitable Foundation
💖 推廣及傳承中國及香港特區非物質文化遺產
💖 傳揚及延續關愛精神 發放正向能量
註冊慈善團體編號: S88 No: IR 91/17085
主席的話
2025年已經來到第三季度的尾聲,值此臨近中秋佳節之際,讓我們一同回顧過去一年許善慈善基金的努力與成果。
首先,我謹向所有義工夥伴、贊助人及各合作機構致以最誠摯的感謝。正因有賴大家的支持與攜手同行,基金會才能穩健成長,不斷拓展服務範疇。特別感謝上屆主席梁寶儀律師及管理層的悉心領導,他們以專業精神為基金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亦衷心感謝各位顧問的寶貴意見與指導,使我們得以持續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育及多元社區服務,讓慈善之道廣泛弘揚。
2024年對許善慈善基金而言是豐收的一年。其中最令人振奮的,是多位義工及管理層成員榮獲「2024年度香港義工獎」的嘉許。該獎項由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及義務工作發展局聯合舉辦,具高度認受性與公信力,不僅彰顯義工無私奉獻的精神,更激勵更多市民投身義務工作,共建關愛社會。當中,我們團隊有三人榮獲個人「卓越金獎」、七人榮獲「銀獎」及八人榮獲「銅獎」;此外,基金會亦獲頒非商業機構組別「金獎」,實在值得鼓舞。
過去一年,基金會聯同義工策劃並完成多項與公益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相關的活動,遍及港九新界。包括中國書法、剪紙、雞蛋仔、麵粉公仔及福袋包裝等主題工作坊,深入校園、社區中心及親子嘉年華,讓不同階層市民親身體驗中華傳統智慧。部分義工更到達離島偏遠地區學校推廣非遺課程,努力將文化傳承融入日常校園生活。家庭同樂日及各類特色活動,充分體現「文化共融、薪火相傳」的理念。
承接2023年的「許善我最喜愛非遺項目大賽」,我們於2024年初舉行頒獎典禮,向初小組、高小組及公開組得獎者頒獎,活動氣氛熱烈,倍添喜悅。基金會亦一如既往,舉辦多場福袋包裝活動,動員我們基金義工和其他機構的義工合力準備物資,惠及基層家庭、獨居及雙老長者家庭等。我們亦會透過其他社福機構的幫忙派發福袋,從而增加受益人的範圍。受助人士均深受鼓舞,活動同時促進不同團體交流合作,進一步凝聚社會力量。另如「慈善私房宴」、「基層家庭戲院日」等創新公益活動,亦有效將善款回饋至社區及文化教育領域。
2024年,我們首次舉辦賣旗日,動員超過四百名義工於港島多區參與,籌得善款全數投放於非遺教育、物資援助及社區服務,獲得各界一致好評。
去年,基金會更積極籌備以香港特色小食「雞蛋仔」為主題的休閒空間——Chicken Egg Boy Café。Cafe已於2025年4月正式開業,位於上環永樂街,主打多款創新雞蛋仔產品,融匯懷舊港式風情與創意口味,深受食客歡迎。店內裝潢融入地標與街頭藝術,營造濃厚文化氛圍,讓顧客在享用美食之餘亦能體驗本地文化特色。按照目前計劃,Cafe所有盈利均撥作慈善用途,充分體現基金「公益與營運融合」的理念。
此外,「生日助人計劃」於去年亦獲得廣泛支持,愈來愈多善長選擇以捐款代替傳統生日慶祝,與有需要人士分享快樂與關懷。基金會每月均公開致謝並分享受惠者故事,推動社會培育持續行善文化。
回望過去一年,我們見證無數義工的默默付出——無論是在風雨中賣旗,還是在課室耐心教導學生——都展現了對公益的純粹熱忱。這份精神已獲「香港義工獎」的肯定,不僅屬於獲獎義工的榮耀,更是我們持續推動公益工作的最大動力。
展望未來,基金會將繼續因應社會不同需要,拓展結合文化教育與社區服務的多元項目,並引入創新思維,讓更多人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價值,承傳這份文化薪火。我們深信,公益不僅是資源分配,更是社會共融的寫照。未來日子,我們將堅持以人為本,深入基層,關顧文化、生活與教育需求,並期盼吸納更多有志之士攜手同行,共建更關愛、更和諧的香港。
最後,我謹代表許善慈善基金全體成員,衷心感謝所有義工、贊助人與合作夥伴的無私奉獻。你們的熱情與堅持,是推動基金持續進步的最大原動力。讓我們繼續攜手前行,薪火相傳,共同為香港注入更多溫暖與力量。
許善慈善基金主席
呂宗熾
2025年9月


